见惯了洗衣车间内到处都是布草车,对使用洗衣龙+吊袋系统提高厂内物流效率也屡见不鲜,但当跟你说洗衣车间既没有洗衣龙又不见布草车,你一定会纳闷,布草怎样流转?
走进**酒店服务有限公司洗涤车间,心中的疑惑就释然了。
作为一个典型的“一”字型车间,从脏布草进厂分类到洗涤、烘干、烫平、折叠、打包整个流程横跨50米的车间。改造前,整个车间到处堆放着布草车,从洗涤到后整理不停穿梭,非常混乱。这在**酒店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华总看来都是低效劳动,既影响生产效率又不美观。
从事机械制造行业近20年,期间一直进行精益生产相关工作的华总始终盘算如何将**在汽车制造行业推行的“精益生产”的理念引入到洗衣行业。
所谓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是“减少浪费”。
而传统洗衣厂内众多工作环节既不产生价值还造成了时间和劳动力的浪费。在洗涤量不大的情况下,影响不明显,当洗涤量不断增加,到处堆放的布草车致使整个车间杂乱无序。此时恰好又赶上燃煤锅炉禁用政策——煤改气,为此,华总下狠心决定改造洗衣车间。
深谙精益生产理念的华总从2016年初开始对工厂“做手术”,从改布草车运输为传送带传送到穿梭车传送,一项一项有条不紊的进行。
目前,改进厂内物流无非四种方式:吊袋(吊挂)传输系统、传送带系统、真空传送系统和穿梭车。改造车间必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现有设备来进行,华总最终选定传送带及穿梭车两种方式并行。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了三条传送带及一台穿梭车。
其中脏布草从分拣到全自动工业洗衣机再到后整理工位,共有两条传送带,穿梭车用于全自动工业洗衣机与布草烘干机以及与床单烫平机之间的传送,另有一条传送带用于布草烘干机与毛巾折叠工位的传送。
分拣人员将脏布草分装到传送带的格子里(类似于洗衣龙进料传送,一格就是一机),然后传送到全自动工业洗衣机位置,水洗工将每格的布草装到工业洗衣机中,洗好的布草经穿梭车送至烘干或烫平工位。
为了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加快生产进度,华总还开动脑筋将现有的工业洗衣机都改造成电动前倾式,便于脱水后的出机。
经过看似简单的改造,让整个车间顿时宽敞起来,车间内看不到布草车来回推拉,更为可贵的是,为了节省费用,这些革新全部是华总自己动手画图、制作。
朴实的华总说:“洗衣行业赚钱不容易,我们必须把钱花到刀刃上。由于我有机械制造的基础,因此制作整个厂的物流传输系统的花费并不高。如果全套购买,一是适用性问题,二是价格太高了。”
传输线至少可以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效率问题,实现批量化连续作业,二是降低劳动强度,替代部分人工,目前,7台工业洗衣机只有一个人操作;三是节省面积,腾出更多的空间摆放设备,提高生产能力。
从全自动工业洗衣机里卸下来的布草因为经常纠缠在一起,为方便烫平人员取单送单方便快捷,往往需要两个以上的人员进行抖单。虽然如此,抖完的单(床单和被套)还是拿取不方便,仍有不少布草叠压在一起,需要找边角,影响了烫平速度。为此,华总在抖单送布环节再下功夫。通常情况,抖单完成后的布草被堆放到布草车或者台子上,而送布人员需要找出两端的边角,往往在此环节耗费时间,为此,华总动手做了一个红外控制步进传动系统,抖好的单直接放到传送带上,然后传送带会自动传动。当步进系统靠近烫平送布人员一侧被红外检测到有布草时,就会自动停止,捡起布草后,步进传送自动开始,直到下一张单子被红外检测到为止。循环往复,简单实用。
除此之外,华总在车间技术改造中还自己制作了一套一拖六的隔膜泵液体洗涤化料分配器,这套分配器看上去有点土,但皮实耐用。华总不求高、大、尚,走土洋结合的路,为使生产成龙配套还购置了一套新面市的导热油式烫平机。
其它的改造项目,如热能回收、太阳能热水系统等项目还在进行中,这一切让洗涤公司焕发了新的生机。目前,改造完成的项目立竿见影,员工劳动强度降低了,对工作的信心也增加了,加上先进的烫平设备,效率自然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一线生产员工的人均效率达到40公斤左右,人均产值也达到了1.2万元/月以上。
其实,洗衣厂要的是高质、高效、低耗,而每家洗衣厂又都有自身独特的运营环境,设施设备都没有单纯的“好”或“不好”,关键是所处的环境、经营者的思维及对企业的定位。
都说洗衣行业少有创新,但在**酒店服务有限公司见到的土洋并举,将效率迅速提升就是很好的案例。革新就在眼前,但结果还要看落实及行动。